科大首页 | 高密计算机系

新闻投稿箱
新闻中心
信息分享
更多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动态 >> 正文

【社会实践】回顾红色遗址,发扬一战精神—青岛科技大学“赴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社会实践队发扬革命精神

作者:郑开齐 孙雨洁 张赛玉    来源:学工办/团委     发布于:2023-07-14 17:00    点击量: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革命精神,更加了解红色党史。青岛科技大学信息学院“传承红色革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23年7月13日前往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开展青岛战役相关历史的学习。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影响的博物馆,也是诠释和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最丰富、最全面的专题博物馆。身在其中时我们可以了解感受到青岛自建置至主权回归的艰难历程,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沉重含义。

图为《蓝村袭击战》 张赛玉 摄

大型油画《蓝村袭击战》是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讲述的是青岛近郊民众英勇抗击德军的故事。德国在修筑胶济铁路的期间,掠夺土地、侵害沿途民众利益。其中在高密,由西乡农民孙文领导的大规模民众抗德斗争,迫使胶济铁路修筑工程停工达一年之久,此次事件在山东近代反帝斗争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图为队员在了解胶澳属地旗帜和木雕“德意志之鹰”孙雨洁 摄

图为多媒体还原的“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现场视频以及一旁游客可以举起的纸旗道具  张赛玉 摄

1919年,一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置及其殖民地的分割问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派出代表出席巴黎和会,提出废除中日《民四条约》、收回山东权益等合理要求。但是,英、美、法三国首脑经多次勾结、秘密商讨,在4月30日背着中国对山东问题作出所谓最后裁决:德国在山东所获得的一切权益,全部移交日本。中国收回青岛的努力遭遇失败。如此辱国的消息一经传回,国内群情激愤、舆论大哗。同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要求北洋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争回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惩办亲日派卖国贼。此后,学生们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五四运动大幕正式开启。

图为队员在看青岛攻略战经过图 孙雨洁 摄

图为队员在了解清末变局 孙雨洁 摄

胶州湾事件引发清廷维新变法,催生义和团运动兴起。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斗争。遭到八国联军镇压后,旧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图为队员在了解当时的国家时局 孙雨洁 摄

德占胶州湾后,俄法英日等国相继强占中国土地,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国家领土与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时过境迁,风云变幻已是百余年,我们的民族冲破历史的阴霾浴火重生,青岛这座城市则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并保护那段历史遗留下来的建筑和景观。卫我河山,浴血红颜,百炼成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挺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但时光的流逝带不走“血与火”的往事,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勿忘国耻,继续前行!